方老师
不知道您是否还记得,辽宁大学那位被誉为“史上最尽职老师”方凯教授?三年前,已经78岁的方老师,刚打完吊瓶,带病坚持为仅有的3名学生认真上课、认真板书,并感谢这3名学生来“捧场”,令广大网友深深触动。
3月7日,一则“那位最尽职的老师走了”的网帖再次引来关注,这位“史上最尽职老师”方凯教授,今年2月24日,因心梗永远地离开了他坚守的讲台和学生。
一波三折
曾参加三次高考
走进方凯教授的家,最抢眼的就是一摞又一摞的图书。卧室里,他的床头仍然摆着一摞物理书,书旁是一副眼镜和一盏老式台灯。“父亲走时,没有一句遗言。但对我们说过这样的话:给学生上课,是最大的乐趣!”方老师的大女儿红着眼眶说。
方老有两个儿子,4个女儿。在子女眼里,方老略有些孤僻,很少跟他们交流,平时总是很严肃,讲原则,又默默地关心着他们。大儿子方洪宇介绍,方老1934年出生在辽宁兴城的农村,爷爷过世很早,奶奶改嫁。方老8岁起,就给别人家捡粪、拾柴火,赚钱供自己读书。
因为年小时患过肺结核,方老参加高考两次都因体检没过关。“1960年,父亲第三次高考时,高中都不收他了。无奈他改名为方凯,继续参加高考。”连续高考,体检老师都认识他,被他锲而不舍的精神打动,最后给了“通过”,方老终于被浙江大学物理专业录取。没想到入学半年后,方老因病休学三年,后转入辽宁大学大连校区(辽宁师范大学前身,后部分专业合并为辽大),毕业后留校任教。
2011年末,方凯教授正式离开教学岗位。那时,他已任教近60年。“我父亲1995年退休,随后又被返聘回辽大,一直到2011年,父亲才彻底退休。”方洪宇介绍说。
网友寄来的贺卡。
一门心思
备课经常到深夜
“平时,家务活都是父亲来做。洗衣服、缝衣服、做饭、收拾屋子……他都干得有板有眼。”方老的大女儿说。方老毕业留校后,母亲仍然留在兴城老家,是父亲先带着三个孩子来到沈阳,住进了当年辽大单身宿舍。
方洪宇回忆,“那间小屋,大概不足20平方米,每天晚上父亲干完家务后都在台灯下备课,经常到后半夜。父亲很要强,拿着一台小录音机自学英语。他听得特别认真,如果那时候我们谁说话了,他会很严肃地制止。”
“父亲没有打过我们,但也很少与我们交流。三年前他被众多媒体报道,我们也都是看到报纸才知道。那时我还逗他,爸,你现在火了。”三女儿说,没想到父亲竟是绷着脸,他觉得自己做的事微不足道,也感到一些压力。
一丝不苟
只看成绩不看“面子”
方洪宇回忆,1983年前后,他从外地念书回来,正好看到父亲在批卷子。“我当时正在上学,觉得念书挺不容易,就和父亲说:‘爸爸,您可不知道学生把分看得很重,能过就给过吧!’我话音刚落,父亲立马表示:‘那怎么行!都得看成绩说话。’”
在批卷的态度上,方老的大女儿也有印象。“当年,也有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,拎着水果上门拜访父亲,希望他能给提个分。结果,我父亲都让学生们把水果拎走了!父亲的观点永远是只看成绩说话,非常有原则。”
一生付出
教书育人是最大乐趣
2012年5月,方老检查出肺癌接受了手术。家人一直隐瞒病情,术后方老身体还算恢复得不错,但因糖尿病,刀口愈合得不好。“2013年年底,父亲癌症转移。”方洪宇叹了一口气。
2月8日,方老住进了辽宁省人民医院,检查出心梗。“当时需要做支架,但考虑到父亲是癌症患者,医生建议用药物治疗。”方洪宇说,用药之后父亲身体有一定好转,2月14日方老就出院了。可到了当天晚上,父亲又觉得身体难受,次日再次入院。“父亲是在睡梦中离去的。”方洪宇说,
2月24日6时,照顾方老的二儿子像往常一样叫父亲起床,却发现老人已离去。
“我们挺遗憾,没有听到父亲最后的遗言。”方洪宇说,方老虽然不善言谈,但很爱学生和子女。他时常出差在外,父亲总会打电话叮嘱他慢开车。“我们中高考时,都是父亲来陪考,给予鼓励。”大女儿说,方老走时虽没有一句遗言,但平日里常说起这样的话:“给学生上课,是最大的乐趣!”
儿女整理父亲收到的信件和贺卡。
一世财富
视2000余封信件为宝
在方老的书桌下面,有两大包
塑料袋。“这些是我父亲最珍贵的宝贝了。”大女儿说。原来,三年前,一名网友发起倡议:“我们一起给这位辽大的老先生写张明信片吧!我们不要再让老先生心寒!大家多写一些祝福的话,让老人有一种桃李满天下的感觉,署名最好都是您的学生。我想一位老教师就算会觉得被打扰,也是一种幸福的打扰吧。”就是这么一个倡议,当年方老一共收到了2000余封信件和贺卡,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、网友写满了对方老的祝福。记者注意到,一封封信件全都开启过,可见大家的祝福方老都认真看过。
网帖爆料人
遗憾没上过方老的课
得知方老过世的消息,王悦在网上发布了“那位最尽职的老师走了”的帖子,他也是三年前方老故事的“爆料人”。当日,沈阳晚报记者采访到了就读于暨南大学新闻学博士的王悦。
“我始终欠老先生一句解释。”王悦这样说。“我当年就读辽大新闻专业,大概也是对新闻的追求,觉得那是一条很好的新闻就发到了网络,当时年少的我,只看到了这件事情的新闻性,并没有考虑事情给老师带来什么样的影响,他的心里是否愿意接受,又是否能承受这么多网友的关注。”王悦说,此事一出,数以万计的网友带给方凯老师太多的感动与安慰,当然也有些许惊扰。
“而我因为那时候已确定被保研,始终没有上过方老的课,也未与他谋面,成了一种遗憾。”电话那端,王悦轻叹。如今却只能默默地对方老说:老师,一路走好!
网友祝福
@宁宁:我是2006级辽大新闻学专业的,当年选修的《电工技术》,却没有认真地上课,心里充满愧疚。现在只能对您深深地说一句:方老一路走好!
@q大卫:老师,你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榜样!
@新泽在线:大二时选的《电工技术》,记忆中每节课都是满满的板书和电路图。方老从不点名,签到册放讲台,全凭学生自觉。上课的都是文科生,多半听起来费劲,但却是辽大最好过的选修课,从没听说谁挂过。78岁的老师,站了一辈子讲台。天堂有课,一定还有方老的《电工技术》!
辽大已取消
《电工技术》选修课
“辽大已将选修课转变成通识课,也就没有《电工技术》这门选修课了。”2011年,辽大正在将选修课向通识课转变,大一大二已经开始选通识课了,所以当年那个学期选方老师课的只有大三和大四的学生,选课的学生也变少。2009级的学生当年还有这门选修课,他们这批学生毕业了,就没有这门选修课了。